6月6日下午,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计算机学院和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发展教学实践共同体共同主办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经验分享”的教学讲座在1教南317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计算机学院张建海副院长主讲,校教发中心主任冯忠娜、计算机学院《创新实践》任课老师等30余名教师共同参与。
张建海副院长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学院的学科、专业、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学院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获批省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为契机,介绍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案和经验。当前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已经比较完善,但落实中存在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设计,产教科教融合深度不足,效果欠佳;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灵活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诉求不同,缺乏主动性,投入不足,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这三个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院提出了对应的举措,通过高校教师和企业专业多次研讨,构建“一体化、全学段、递进式”产学研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学院学科专业优势,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建立了一套全过程产学院实践课程体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建“多维度、个性化、开放式”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并建立教师学生双选机制,各教师和企业团队宣讲,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方向和团队。为提升政校企多方参与主体的获得感和参与度,倡导主体之间资源和知识的双向输出,创建了“多元主体、双向输出、共建共赢”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在此过程中也建设了不少教学资源和平台,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支撑。
与会教师就该体系开展实施中的具体做法和张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会议汇报内容是我院深化产教科教融合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产业学院的发展和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