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总决赛在天津大学顺利举行,学校共获3金2银的优异成绩,其中我院研究生邵镇炜负责的“望问医聊——基于医疗大模型的数字家庭医生”项目荣获金奖,为我院首次获得该赛事金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天津大学承办,共有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的5296所学校参与,共计421万个项目、1709万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仅1260个项目晋级总决赛,决出423个金奖席位。
我院参赛项目“望问医聊——基于医疗大模型的数字家庭医生”的负责人邵镇炜被人们称作“中国版霍金”,他从小患有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却期盼着以科研实现自我价值,并在学术攻坚的道路上不懈攀登。2017年他以杭电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计算机学院,4年后又以专业第一保送本校研究生,目前正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在此期间,邵镇炜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钱塘未来科技之星等诸多荣誉。今年他更是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CVPR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提出的Prophet方法为GPT等大规模语言模型插上“眼睛”,通过启发式的方法有效利用GPT处理人们日常遇到的视觉难题。而在刚刚结束的亚残运会上,邵镇炜作为火炬手参与到了火炬传递中,在世界的舞台上传递榜样的力量。
邵镇炜深知自己一路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因此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温暖去回馈他人。“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伞”正是他开展“望问医聊”项目的初衷。邵镇炜认识到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存在总量不充足、分布均衡的问题,而大模型有望破解这一难题。因此他由自身提出的Prophet方法出发,希望能够利用好大模型技术,助力智慧医疗和健康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邵镇炜的梦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项目主要指导老师余宙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同时计算机学院院长俞俊、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桦等多位领导和老师也给予了项目高度的评价、鼓励和支持。“望问医聊”也感召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优秀小伙伴,他们来自计算机学院、卓越学院、会计学院等,各身怀绝技且富有满腔热血,为项目的开展付出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师生团队氛围融洽,各位成员通力协作,共同推进项目的技术研发、商业规划、文本撰写、现场展示等多个环节;许多成员常花费掉自身大多数的课余时间,昼夜不停地交接以确保项目能按期推进;学校和学院为项目提供了经费和技术支持,各位指导老师也多次亲临现场,为项目的开展保驾护航。最终“望问医聊”项目在赛场上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在省赛阶段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省金奖,参加了“五强晋级赛”,并获得“金钥匙”1把,在国赛阶段也一路过关斩将,在众多实力强劲的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金奖的荣誉。
参赛同学感言:
“望问医聊”对于团队而言,是所有成员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整个团队历经大半年的奋斗和磨合,从盲目摸索到轻车熟路,最终实现大家共同的目标,这其中有汗水,有艰辛,亦有汗水浇灌的花朵盛放,有艰辛过后的苦尽甘来;此次磨砺让大家懂得了如何团队协作、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更让大家明白了坚持与奋斗的价值意义、懂得了公益与大爱的力量所在。“望问医聊”对于社会而言,更像是一把不息的*在缓缓传递,正如邵镇炜作为亚残运会的*手那样,“望问医聊”将邵镇炜回馈社会的情怀和坚毅不屈的品格带到了更大的舞台上,期待这份温暖和顽强能够照亮更多人,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将这颗火种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