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脑机协同智能实验室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者:吴雪燕发布时间:2025-08-27浏览次数:10

 202588-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设置30余个大项、100余个竞赛组别,涵盖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技术竞技,规模与规格再创历史新高。我校计算机学院脑机协同智能实验室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大放异彩荣获““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十大技术创新成果”一项,此外还在脑机接口专项赛道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AI赋能智宠随行:融合脑控与共情反馈的智能陪伴系统

由计算机学院脑机协同智能实验室的金磊、戴嘉如、单栩超三位研究生和计算机学院刘卓然、张裼旭两位本科生组成的HDU-SentiPup队伍,在孔万增教授、朱莉副教授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发的《AI赋能智宠随行:融合脑控与共情反馈的智能陪伴系统》,荣获“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等领导获奖团队颁奖。

该系统聚焦于智能陪伴产品的“情绪-运动协同”理念,研发出一款兼具主动脑控与被动情绪感知功能的智能机器狗。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实现对机器狗的主动控制,系统还能够实时监测用户脑电,感知用户的情绪状态。当用户处于消极情绪时,系统将借助大语言模型生成具有共情色彩的音乐反馈,向用户提供情绪化反馈,实现了人机交互从“被动执行”到“主动理解与回应”的跨越式提升。在独居人群、长期高压职业群体等情绪陪护需求强烈的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成果为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智能陪伴技术的落地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元宇宙“身份密钥”攻防战:解锁脑电信号生成与检测

与此同时,在另一项前瞻性的“面向元宇宙的脑电信号离体生成和检测技术”赛项中,我校团队同样表现出色该赛项聚焦于一个未来世界的关键命题:元宇宙时代,身份认证如何既安全又便捷?比赛模拟了一场围绕“虚拟脑电”的攻防战,要求参赛者在线生成能够模拟特定被试身份的脑电数据,用以“骇入”后台安防系统。其技术挑战在于,生成的信号不仅要高度拟真,成功骗过系统被识别为“本人”,还必须规避系统的伪造检测机制,这对算法的创新性与精准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由计算机学院脑机协同智能实验室的钱景晟、刘鸿刚、秦天杨、单栩超四位研究生组成的HDUBCI队伍,在孔万增教授的指导下,团队凭借在脑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构建了先进的深度生成模型。他们生成的模拟脑电数据,在多维度特征上高度还原了真实脑电的复杂性与个体特异性,最终在实时的线上骇入挑战中斩获该赛项二等奖。


联系我们
地址:地址: 第一教学楼南楼307
电话:0571-86919113
邮箱:computer@hdu.edu.cn
Copyright © 2025 计算机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